野生菌生长在海拔2000--4000米,地形地貌复杂的立体气候地。那可食用野生菌有哪些?什么时候可以去采摘?如何储存?
1、枞树菌;即松茸
生长环境:松林下,尤其喜生长于刚枝叶盖地的幼松林下,土生。常见有2种。一种菌盖菌柄鸡蛋黄色,嫩时菌圆形下卷,成熟后伞盖上展,中间下凹,下有褶裂;一种菌体橙黄色,盖面略带灰蓝色,色泽不如前者鲜黄,但无法人工种植,只在海拔高的山区才有。
2、石渠白菌;学名黄色白桩菇
生长环境:我国仅生长在四川石渠县扎溪卡大草原,实体纯厚、橙黄色、醇香浓郁。产地极少,据科学家调查发现,“石渠白菌”与冬虫夏草生长在雅砻江流域海拔4000米以上草原上,盛夏七、八月草原水清草美之时采收鲜菌。“石渠白菌”产量与雨水、气温有关,产量非常有限,人工栽培尚未成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3、羊肚菌;又名草笠竹
生长环境:野生羊肚菌春末至秋初生长于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针叶阔叶林中,在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均有分布。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
4、鸡枞菌;又名蚁枞
生长环境:鸡枞雨季多生于山野的白蚂蚁窝上,其肉肥硕壮实,质细丝白类似鸡肉,故名鸡枞。它含有钙、镁、铁、磷、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热量、灰分、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分。鸡枞中的氨基酸含量多达16种,含磷量高是鸡枞的一大特点。
5、香菇
生长环境:多生长还海拔800-2200米翻倒栎类朽木树干上,喜群生。菌盖褐黄色,有时有白色花裂,俗称“花菇”,菌柄暗黄白色,香气较浓。
6、虎掌菌
生长环境:虎掌菌生长于高山悬崖的草丛深处,云南只有楚雄彝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的少数地方生长。这种菌无盖无柄,在菌体上长满一层纤细的茸毛,呈黄褐色,并有明显的黑色花纹,形同虎爪,因此得名。
7、干巴菌;又名松毛菌
生长环境:每年7~9月生长在马尾松树下,干巴菌刚出土呈黄褐色,老熟时呈黑褐色。肉质坚硬、干燥、含有钙、蛋白质、硫胺素等营养成分,有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腌牛肉干当地百姓称为干巴,因而此菌得名干巴菌。
1、不同地域生长时期不同:每年的7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高原地带会有大量的野生菌渐次成熟,松茸,羊肚菌,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鸡纵菌等。
2、不同菌类对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喜高温、高湿、喜光、需氧,有的会喜低温、低湿、厌光、厌氧,这个低温、低湿也是相对而言。
3、大部分食用菌的适宜温度在25度左右。在出菌时一般不需要强光照,出菇时需要光照但也不宜过强。湿度、氧气也是不同菌类、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由于夏季气温高、雨水多,野生菌生长旺盛。在这个季节,每年都有误采误食毒野生菌而酿成悲剧的事故发生。
因此,强烈建议大家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野生菌,最好经过专业分拣、合理烹调后再享用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