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召旭 实习生 白杨
4月9日晚间,绝味食品披露了2024年度财务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报告显示,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承压,面临增长模式转型的阵痛。
2024年,绝味食品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0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49.39%。这一业绩表现延续了上半年的下降趋势,尤其是第四季度,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单季度营收仅为12.42亿元,创全年四个季度新低,归母净亏损达2.11亿元,直接拖累全年业绩。
面对业绩下滑,绝味食品在2024年提出了“品牌升级+数字驱动+精益运营”的发展框架,试图通过科技手段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扩大年轻消费群体对品牌的认知。公司通过异业联名、网络直播、会员互动等多种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销售转化率,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扣非净利润的大幅下降表明公司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未能有效提升盈利能力。
营销策略方面,绝味食品虽然尝试了分市场、分渠道、分场景的组合策略,但在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偏好趋于理性的背景下,品牌升级的效果未能充分显现。年报中,公司明确指出,市场竞争加剧是导致营收和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绝味食品的财务表现也反映出其正面临增长模式转型的挑战。过去多年,公司凭借加盟模式实现了快速扩张,成为行业内首个“万店品牌”。然而,随着行业增长放缓、竞争加剧,这种模式的脆弱性逐渐暴露。2020年至2023年,公司年末门店数持续增长,但2023年净增长门店数量已降至874家。2024年更是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在年报中,绝味食品并无披露最新门店数据,不过根据中报数据,截至2024年上半年,绝味食品的门店数量为14969家,较2023年末减少了981家。据窄门餐眼2025年4月10日更新数据,绝味鸭脖在营门店数为12428家,降幅进一步扩大。
作为休闲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绝味食品曾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公司股价于2021年2月触及100.42元的历史高点,市值超过600亿元。然而,截至4月10日收盘,其股价已跌至16.4元/股,市值仅剩99亿元。
同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绝味食品实现营收15.01亿元,同比下降11.47%;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27.29%,业绩进一步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