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周期稳健发展,连续八年保持双位数增长。”4月11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伟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发布,业绩亮眼。
报告显示,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行业内卷与市场调整压力及澎湃汹涌的科技浪潮冲击下,企业全面推进“技术多元化、发展全球化、运营数字化、产业生态化”的新四化战略等,发展保持增势。
中伟股份产业基地
报告期内,中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02.23亿元,同比增长17.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67亿元。
十年磨一剑。回首十年间从初创到崛起的发展脉络,这家在黔上市民营企业不仅深度融入贵州新能源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更已启航驶向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开启“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科学公司”的崭新愿景。
多维破界创新释放增长势能
3月28日,全球首个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落地。业内人士认为,钠离子电池正与各项动力电池技术共同构建“电动中国”与“零碳未来”的蓝图。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最早从事钠电材料研发的企业之一,中伟股份围绕钠电商业化痛点,也已持续多年展开前沿探索、技术攻关,并形成聚阴离子、层状氧化物两大技术路线。
中伟股份生产的钠电前驱体材料
中伟股份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聚阴离子电性能及物化、技术指标表现出色,有望成为新增长曲线。层状氧化物成本及性能业内领先。
2024年中伟股份全年研发投入达11亿元,自2020年至今累计投入已超过41亿元,推动形成一套多层级、全链条的技术研发体系。
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核心——正极材料前驱体,镍系、钴系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磷系后发居上、钠系技术引领,实现全场景覆盖。中伟股份研发成果正加速转化为实际市场份额与客户黏性。
此前中伟股份聚阴离子前驱体首批产品成功交付
钠系赢得多家头部电芯客户认证,签订首笔千吨级钠电材料订单;企业镍、钴系产品“双璧”生辉,销量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一;磷系跻身行业第一阵营,成功挺进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头部供应链。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当地时间1月23日,中伟股份摩洛哥项目首条生产线正式投产,成为泛大西洋首个镍系前驱体材料工厂,未来项目产品将供应至欧美乃至全球新能源市场,年均为百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材料。
3月27日,中伟股份印尼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园区码头,超万金吨镍产品在此装载完毕,并缓缓启程驶向国内港口。“挖掘产线潜力,有望缓解原料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提升公司新能源材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基地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伟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镍产品发货首破万金吨
一体化、前瞻性布局,让中伟股份在印尼实现“红土镍矿-低冰镍-高冰镍-电镍”全流程协同生产。中伟印尼大区正式进入莫罗瓦利、纬达贝、北莫罗瓦利“三基地生产”新阶段,全面实现稳产达产。
“链动”全球资源与海外市场构建“护城河”,企业8系及以上镍产品出货量近14万吨,高镍产品实现百吨级供货,中镍多晶高电压、超高镍多晶前驱体通过国内核心客户认证。
中伟股份电池回收线
全球回收布局方面,公司2024年先后与多家知名全球回收企业签订全球电池回收合作协议,并且加速与欧洲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化合作,加速在欧洲的电池回收产能布局。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以及企业“发展全球化”战略加持下,中伟股份自2021年启动布局海外产业,“出海”印尼、韩国、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建起全球10大基地,在资源端、材料端、市场端的全球化发展水平逐年升维。
数字驱动效率与跨区域协同
去年10月,中伟股份携手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IBM,正式启动公司SAP变革导入项目,打造匹配新能源材料行业需求的数字化运营底座,全面激发公司一体化、全球化经营活力。
当前,企业与IBM合作建设的智能运营平台,覆盖研发、制造、物流与客户服务全链条。
中伟股份SAP管理变革导入项目正式启动
自主开发新能源行业垂直模型,在质量、运营、安环等方面开展AI技术探索并逐步实现应用,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如基于AI模型构建的材料决策系统,已实现从结构设计到性能预测的一体化模拟,研发周期平均缩短超25%。
行业首创的材料图像识别系统大幅提升研发效率,电镜图像处理效率提升6倍;AI虚拟实验室上线运行,有望大幅缩减DOE试制次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此外,企业搭建的统一数字化平台,优化和重塑研发、制造、质量、销售交付等各单元,提升了运营效率,实现精准决策和高效协同。
中伟股份正布局低空飞行器、AI、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电池材料技术
中伟股份还把竞逐前沿的触角延伸到了未来产业,当前企业正布局低空飞行器、AI、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电池材料技术,驱动新能源材料在新兴领域的可持续应用与迭代。
“在中伟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管理变革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中伟股份董事长、总裁邓伟明表示,站在AI智能和新能源深度交融、加速转型的时代窗口,中伟股份将持续加速运营数字化、决策数字化、研发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经营数字化、服务数字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江婷婷
三审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