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武汉开建首个低空生态中心,率先启动无人机“航空枢纽”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6:36:00    

一架红色大型消防无人机,从空中精准投下两枚灭火弹,地面的“火情”几秒内得到控制。4月10日上午,两架大型无人机——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在武汉上空演示消防、应急等场景后,降落在汉阳区黄金口一处空地上。当天,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正式破土动工,未来,这里将成为武汉的无人机“航空枢纽”。

“凯瑞鸥”大型消防无人机。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当日演示飞行的是由eVTOL领域独角兽企业峰飞航空研发制造的“凯瑞鸥”机型,是全球唯一获得TC型号合格证和PC生产许可证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它最大起飞重量2000公斤、商载400公斤,最大航程250公里,巡航速度达每小时200公里,既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也可以像固定翼飞机一样高速巡航。

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占地260亩,与规划建设中的高铁汉阳站相邻。中心将包含研发制造、低空指挥、投融资、低空旅游、研学培训、销售交付六大功能。峰飞航空在此投产武汉总装基地同步开工,这意味着该企业吨级eVTOL获批后正式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凯瑞鸥”大型消防无人机在演示飞行。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开工当天,国际、国内数百家生态企业齐聚于此,滨湖电子、东鸿通航等企业的空地一体搜索雷达、工业无人机“大白鲨”“盛世龙”载人座舱等低空装备齐齐亮相。

“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并非传统产业园,而是无人机的‘空港枢纽’。”汉阳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冯振宇介绍,“建成后,各类无人机均可以在这里起降、通航,结合高铁枢纽场景,市民和游客可以半小时通达武汉‘1+8’都市圈;与低空产业相关的金融、场景资源汇聚在中心,支撑低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制造与场景开发,推动航空器商业化应用。”

工作人员在低空生态指挥中心内操作监控无人机运行。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开工仪式上,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会长王栩男宣布,由汉阳投资发展集团与峰飞联合成立的外贸平台,成为联合国首个evtol采购注册供应商。JK资本发布10亿元低空产业伞型港币基金,与此前汉阳投资发展集团联合峰飞航空共同设立2亿元低空经济政府引导基金一起,联手为低空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支撑。

“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一样,中国低空经济后发致胜弯道超车带来的投资机会同样被看好。”JK资本CEO简法(Fabrice Jacob)说,希望通过境内外资本的合力,促武汉市和湖北省低空经济产业加速集成发展。

大型无人机——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在武汉上空演示飞行。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此前,汉阳投资发展集团已采购12架峰飞航空eVTOL,将与峰飞航空共同推进城际交通、低空旅游、应急救灾、智慧物流等应用场景设计开发。

“武汉在资本端、贸易端,全面支持峰飞eVTOL的全球化商业布局。武汉正推动eVTOL‘由货到人’的全场景验证和商业化数据积累。”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田瑜评价。

(长江日报记者肖清清 秦璟 通讯员黄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