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千年前的粤菜长什么样?“书香羊城·阅见世界”主题阅读活动揭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8:04:00    

珠江潮涌,书卷留香。4月19日,由“书香羊城”2025广州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指导,‌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广州出版社有限公司‌、‌广州新华发行有限公司、广州春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书香羊城·阅见世界”主题阅读活动在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店)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旨在与全球读者一起领略广州厚重的城市记忆与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通过多维视角读懂广州,爱上广州,推动岭南阅读文化走向世界。

广州与世界“共读”

从珠江畔到五大洲,阅读的边界从未被地理局限。活动现场介绍了“读书破万‘卷’全球共读”活动上线的阅读书单,既有近年来广州精品出版的“读懂广州”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大粤菜》《一座山读懂一座城》,更有“与辉同行”推荐的《海上明月岭上花:古诗词里的岭南文化》等好书。这些书籍大部分是通过付费畅销书转为限时免费资源共读,免费共读时间为4月。

据悉,“读书破万‘卷’全球共读”活动是“书香羊城”2025广州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为做好全民共享和数字阅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已得到瑞士、巴拿马、马来西亚等诸多国家的关注和参与。通过全球共读,打破地域限制,跨越山海将岭南阅读文化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促进广州与世界的交流互鉴。

活动现场,多位知名作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分享了对广州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文学里的广州·散文》主编江冰,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文学里的广州·小说》主编刘秀丽,结合自身丰富的创作经验,探讨在多元化阅读时代,如何借助文学作品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广州的魅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海外文献中的广州” 译丛主编王美怡,则分享了 “海外文献中的广州” 译丛的策划与组织历程。通过外国人的视角,为大家解读不一样的广州,助力广州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在“南越王宴”中品千年粤菜

如果说全球共读是文字搭建的文化桥梁,那么美食则是跨越山海的味觉信使。粤菜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独特的做法和精美的味道让世界阅见中国、读懂广州。

活动现场,一桌复刻“南越王宴”仿真宴席成为焦点。“南越王宴”以南越王时期的菜肴为基础,历时10年时间,在权威学者和考古专家的指导下开发,对粤菜本源进行深入挖掘、研究论证,从菜品、餐具、服饰、礼仪、典故、音乐和场景等全方位复刻。

鎏金铜鼎盛着“烤乳猪”的焦香,漆器耳杯斟满“荔枝蜜”的清甜,南越王宴以饮食文化为核心,追溯粤菜起源与岭南饮食传统。每一道菜肴都是活的文字,在人间烟火中翻动岁月的书页,于三餐四季里读懂广州。

广东烹饪协会会长、文艺评论家赵利平与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现场以《大粤菜》和《消失的名菜》两部著作为引,带领观众在互动分享中品阅舌尖上的广州,了解广府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用艺术的视角“打开”广州

现场还通过粤语讲古《雅马哈鱼档》和沙画表演《全球共读,世界同频》,为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粤语讲古艺人彭嘉志和他的学生张芷晴,以传统的粤语讲古形式,生动演绎广州故事,让经典文学作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青年沙画表演艺术家馨壹以细腻的沙画技艺,通过人物同步阅读的视觉呼应,构建跨地域的“书页相连”全球共读意象,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混知漫画创始人、漫画式科普开创者陈磊(混子哥)为广大读者预告其新作《半小时爱上广州》的创作心得,带领全球读者以全新的漫画视角读懂广州,用幽默通俗的风格,讲述爱上广州的一百个理由。

千年羊城,书香为伴。阅读的春天永不落幕,广州的故事仍在继续。“读懂广州”不再是一场单向的解读,而是世界与广州的共读、共写、共鸣。

南方+记者 赵媛媛

图片由活动方提供‌

【作者】 赵媛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