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跑车心里没底,现在加入了工会,有事找组织,干活也有底气!”四川省乐山市26家运输公司的货车司机代表齐聚一堂,通过手机扫码完成入会流程,司机刘林激动地将工会称作“娘家人”。这不仅是工会数智化的生动实践,更是乐山工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一个缩影——通过“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三种建会模式,针对货运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精准发力。自2022年成立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以来,会员规模从5000余人跃升至1.5万余人。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新就业形态工会270个,覆盖全市663家新业态企业,吸纳7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大家庭,他们在维权服务、心理关爱、职工普惠等方面感受到了工会温度。这场从“组织覆盖”到“服务扎根”的深刻变革,正书写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的乐山答卷。
乐山市总工会慰问货车司机
创新机制织密组织网络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多用工形式多样,劳动关系认定困难,建会入会工作一度成为工会工作重点难点。“乐山工会根据‘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在持续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工作的同时,努力提升已建工会组织的会员人数和覆盖水平。”乐山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资源整合、以点带面、分类施策”的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建会模式,形成“指导建、示范建、覆盖建”的新就业形态组织建会模式:
——对主管部门力量较强的新就业形态组织,依托主管部门,指导建立工会,如依托市邮政管理局,推动建立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依托市交通局,推动成立市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
——对网络平台类企业,以推动同类企业建会,示范引领其他企业建会,如市中区总工会通过推动外卖公司“饿了么”建会,引导美团建会。
——不符合单独建会的小微新就业形态组织,如小型房产中介企业、家政中介企业等,则依托乡镇(街道)工会、村(社区)工会,进行覆盖式建会。
“以前对工会了解太少,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企业建立工会组织采取回避态度。”正是通过参加在县交通局召开的一场例行会议,让夹江县龙泰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转变了想法。会上,工会宣讲员对工会组织的作用、意义,对职工和企业的好处等内容作了详细解读。最终,企业负责人决定成立工会。
夹江县目前已有46家货运行业企业完成单独建会,大中型企业均已建立工会组织。针对县域内小微运输行业企业众多的特点,县总工会联合县交通局成立了夹江县物流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实现了对全县相关行业企业及4000余名货车司机的全覆盖。
然而,这并不是这项工作的结束。县总工会将建会重点放在广大小微运输行业企业,持续加强宣传和指导,力争做到成熟一家,建立一家。工作中,充分利用工会联合会这个平台,实现“工会+交通局”的建会新模式,借助交通局每月召开一次的全县交通类企业例会,将例会开成工会推进会、建会政策宣讲会。截至目前,包括龙泰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在内的11家小微运输企业已经单独建立工会。
正是这种不断创新,持续发力的工作机制,乐山新就业形态企业建会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市231家企业单独建立工会;建立行业或者区域工会39个,覆盖企业432家。累计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7万余人,其中,货车司机2万余人,快递员4000余人,网约送餐员3000余人,网约车司机4600余人。
乐山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巩固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
构筑全周期服务生态
3月21日,乐山高新区尚纬股份广场上人头攒动。一场由工会组织的“送法进基层”活动,吸引了外卖小哥、家政服务员、货车司机和快递员等数百名职工参与。“育儿假期间被要求居家办公合理吗?”“单位拒缴公积金怎么办?”面对劳动者的急切追问,工会法律顾问团队现场解答疑问,并发放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宣传册数百份。
这是乐山工会立体化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一个缩影——从权益保障到暖心关怀,从矛盾化解到普惠共享,乐山工会正以系统性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织就“防护网”。
近年来,乐山工会以服务为先导,秉持“先服务后入会、先工作覆盖再组织覆盖”工作思路,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取得实效。
通过“送法进基层”活动,累计发放法律读本6000余册,深入货运物流等行业企业开展“法治体检”5次、现场接受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精准法律服务。
在筑牢法律维权屏障的同时,工会同步织密关怀网络,投入41万元慰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400余人次,为10余名新就业形态困难职工提供专项帮扶;成功处理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纠纷、货物赔偿、安全绩效等问题25件,协调化解快递货款纠纷、车祸事故责任划分等纠纷;在会员普惠服务中,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开展普惠活动30余场,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逾万人次,让“娘家人”的温暖触手可及。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月”中,市总工会联合7家社区食堂、2家快餐店开展“工会爱心餐”赠送活动,每天发放100张爱心餐券,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提供爱心餐。同时,全市490个户外劳动者驿站为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提供饮水、充电、休息、如厕、阅读以及法律宣讲、用工信息发布等常规化服务的同时,还不定期开展如劳模工匠宣讲、夏送清凉、端午节包粽子、送春联、送手套、送水杯等特色活动。2024年,市总工会筹集资金20余万元,对新入会的2000余名货车司机赠送保温杯;2025年,市总工会筹集资金30万元,准备向美团、滴滴、韵达等12家头部平台企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放“暖新礼包”3000份。
集体协商深化权益维护
四川艾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美团在夹江的代理公司,是当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聚集地。夹江县总工会以该公司为突破口,成立集体协商专班,历时6个月开展3轮协商,最终推动企业与200余名骑手签订集体合同,明确劳动计件单价上调和每月岗位津贴额度,实现了职工队伍稳定与企业发展双赢。
乐山工会将集体协商作为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核心抓手,针对货车司机、商场信息员、保安员等群体,围绕计件单价、抽成比例、劳动保护、社保缴纳等焦点问题,联动行业协会、头部企业开展专项协商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已签订新就业形态集体合同74份,覆盖劳动者3万余人。
在解决劳动者 “急难愁盼”方面,乐山工会以“一事一议”机制精准破题---沙湾区外卖骑手陈炳糠通过工会微信公众号反映“电动车进小区难”问题后,沙湾区总工会迅速联动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召开协调会,约谈物业公司优化管理流程。同时引导骑手遵守交规、文明配送。针对货车司机长期驾驶易疲劳、情绪焦虑等问题,工会通过线上心理辅导直播和“心理关爱月”活动,覆盖咨询150余人次,有效提升司机自我心理疏导能力。
这些工会的专属服务在切实服务职工的同时,也进一步彰显了工会的温度。此外,乐山工会还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结合行业特点定制关怀服务,为快递员赠送充电宝,为货车司机配备保温杯,为家政员发放手套。此外,工会搭建典型选树平台,3名快递员获评“全省最美快递员”,10名家政员入选乐山“最美家政人”,营造了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的社会氛围。
积极开展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模工匠宣讲
系统保障构建长效支撑
近年来,乐山工会以“全员参与、资源整合、机制创新”为支点,构建起纵横贯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以及服务支撑体系。为加强要素保障,乐山工会专门组建了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领导小组,结合领导联系基层、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等工作,推进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全市89名在编干部、124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全员参与,分片包干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工会干部开展“当一天网约送餐员”等沉浸式体验,引导干部推动服务方式内容转变。
在强化服务力量的同时,乐山工会同步夯实经费保障,近三年投入近400万元建成司机之家、快递员之家等阵地40个,打造工会驿站490个,举办文体活动50余场,让服务触角延伸至街头巷尾。
为进一步加强跨部门合作的协同效应,全市各级工会召开15场协调会,联动邮政管理部门成立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协同人社局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0余场,联合交管部门开展安全培训20余次,累计服务劳动者超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数字化改革打通工会工作“最后一公里”。“川工之家”APP开通网上建会入会通道,多个新就业形态企业通过网上申请建会、数百名职工“指尖入会”,工会工作半径实现几何级扩展。
“目前,全市200余家新就业形态工会已完成‘亮牌上岗’,出台的《基层工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四类三级”建设标准,各地各基层工会对照标准,新就业形态工会建设逐级提升正有序推进。”乐山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乐山工会将继续以服务为先导,在基础服务、专属服务、系统保障上下功夫,通过思想引领、组织覆盖、规范水平、阵地建设、服务能力等五大提升工程,推动工会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赋能”跃升。
(四川工人日报 杨诚波 图片均为受访单位供图)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