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张煜)春和景明,研学正当时。2025年4月10日,西安市未央区开元小学四年级师生共赴文学圣地白鹿原,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溯源八百里秦川文明脉络,厚植家国情怀。
文脉寻根·叩访精神原乡
青砖灰瓦的陈忠实故居静立山塬,书案上的文字还浸润着《白鹿原》的温度。在陈忠实先生伏案三十载的方桌前,孩子们屏息凝望泛黄手稿,油灯竹椅间流淌的创作坚守,让文学巨著的时代回响叩击心扉。
科举风云·再现文脉传承
朱门轻启,乡试、会试、殿试,身着仿古儒衫的学子们“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迎来决赛。铜锣三响后的凝神静思,再现千年前的科举盛景。当朱砂笔圈点出一个个“小状元”,巡游的场景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意穿越时空。
村落解码·触摸民俗肌理
穿行于白鹿村祠堂的雕花门廊,驻足在白嘉轩家的石碾前,戏台飞檐下的秦腔余韵犹在耳畔。孩子们执研学手册穿堂过,解码关中民居的礼制密码,探寻宗族文化的生存智慧。
乡约立威·赓续文明薪火
关中楼内梆子声起,《乡约立威》实景剧拉开帷幕,童声齐诵的乡约碑文回荡祠堂,化作当代少年的精神契约。
状元笔韵·寄时代期许
在老师指导下,一双双小手认真缠绕着。这支承载“蟾宫折桂”寓意的状元笔,既是传统文化的符号,更寄托了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守城壮歌·激荡爱国热忱
研学高潮在《二虎守长安》的硝烟中到来。爆破特效震动大地,当杨虎城将军振臂高呼“与城共存亡”,全场学子激愤不已。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植心田。
暮色苍茫,车轮碾过文学原乡的黄土,载着文明的解码者踏上归程。衣襟上的草木清香与笔记本里的文化密码,终将酿成滋养生命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