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如今走在大街小巷,或者刷刷社交平台,时不时就能听闻身边人甚至陌生人被癌症缠上的消息。无论是正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患者,还是努力守护健康的普通人,心里都会忍不住犯嘀咕:为啥偏偏有人会被癌症 “盯上”?咱自个儿患癌的风险到底有多高呢 ?
一生之中,患癌几率知多少?
早在 2018 年,世卫组织旗下那个超权威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发布了一份超重磅的《全国癌症报告》。这份报告就像一本神秘的健康密码簿,为咱揭开了患癌几率的神秘面纱。在排除那些外界干扰因素,以及可能导致死亡的其他原因后,数据显示,75 岁之前,咱累计患癌的风险大概在 21.4%。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听起来就怪吓人的 。
而且啊,不同国家的人,患癌风险也不一样。就拿报告里的数据来说,75 岁前得癌风险最高的是澳大利亚,高达 41.9%,那感觉就像在一片患癌风险的 “汪洋大海” 里,澳大利亚站在了浪尖上。美国呢,排在第五,风险是 33.3%。咱中国居民整体患癌风险约 20.6%,换算一下,差不多每 5 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在 75 岁前会确诊癌症。走在大街上,说不定身边就有这样潜在的风险 “潜伏者” 。
今年,肿瘤学领域特别牛的《癌症》期刊,又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嘿,你猜怎么着?数据显示,人这一辈子,大概有 21.4% 的可能性会患上癌症。看来这个数字还挺 “坚挺”,一直在给咱敲响健康警钟 。
不过,家人们,这患癌概率可不是一成不变的铁规矩。咱的生活习惯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能把这概率一会儿往上抬,一会儿往下压。比如说吸烟,那可是和肺癌紧紧 “捆绑” 在一起的坏搭档。无数研究都铁证如山,长期吸烟的人,得癌概率比不吸烟的人高出 10 - 50 倍。打个比方,不吸烟的人,75 岁前死于肺癌的概率,差不多就像从 200 个人里随机抽一个那么低;可要是吸烟的人,这个概率就飙升到 6 个人里就可能有一个。但好消息是,要是能在 50 岁前成功戒烟,风险立马能降到 15 个人里才有一个。所以说,戒烟这事儿,真的太重要了 。
还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也是个隐藏在身体里的 “小恶魔”。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75 岁前患胃癌的概率大概是 1/25,而没感染的人,概率只有 1/50。这差距,是不是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
癌症也有 “免死金牌”?这五类人或更幸运
咱都知道,癌症这病,是好多因素凑一块儿搞的鬼,有些因素还会把患癌风险往上提。但别怕,其实癌症也有它的 “克星”,就像给这五类人悄悄发了 “免死金牌” 。
1. 遗传优势加持
遗传因素在癌症发病里,那可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要是你家亲戚里,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到爸爸妈妈这一代,都没有明显的癌症病史,直系亲属里也没谁被遗传性癌症缠上,那恭喜你,你身体里携带的癌症易感基因可能就比较少,患癌风险自然也就低很多。就好比你的身体是一座城堡,遗传优势帮你把城堡的大门加固了,让癌症这个 “敌人” 没那么容易闯进来 。
2. 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
那些热爱运动的人,每天活力满满地奔跑在公园里,或者在健身房挥汗如雨。运动就像给身体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能让身体素质蹭蹭往上涨,免疫力也变得超强,让癌症这个 “小怪兽” 不敢轻易靠近。还有那些生活特别规律的人,每天早睡早起,像上了发条的闹钟一样准时。身体在充足的休息下,就像一台精心保养的机器,运转得顺顺当当,抵抗力杠杠的。而且,他们对待疾病特别认真,每年按时体检,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就像敏锐的小侦探一样,赶紧去医院检查。这样一来,就算癌症有一点点苗头,也能被早早发现,早早治疗 。
3. 健康饮食的追随者
你看那些每天把果蔬、全谷物和豆类当 “宝贝” 的人,他们的餐桌上总是色彩斑斓。这些植物性食物,就像一个个装满营养的小宝藏,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像小卫士一样,帮身体减轻炎症,把患癌风险一点点降下去。相反,像油炸食品、加工肉制品这些超加工食品,咱可得少吃。还有糖,也得控制着点。《英国医学杂志》上有研究说,高糖饮食和 45 种疾病患病风险提升都有关系呢。所以,吃对食物,对预防癌症太关键了 。
4. 乐观心态的拥有者
生活里难免会有各种压力,就像一座座小山压过来。但那些心态乐观的人,就像背着轻松的行囊,能轻轻松松翻过这些小山。他们每天都开开心心的,积极的情绪就像身体里的超级卫士,能把免疫力提升得高高的,让癌症这个 “坏蛋” 无机可乘 。
5. 母乳喂养的坚持者
妈妈们的母乳,那可是婴幼儿成长的 “黄金食物”。研究发现,要是母乳喂养 6 个月以上,婴幼儿患白血病的风险能降低 19%。而且,母乳喂养对妈妈们也有好处,能让子宫更快恢复,还能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就像有一种神奇的纽带,把妈妈和宝宝的健康紧紧连在一起 。
血常规竟能透露癌症信号?这三个指标要盯紧
现在去医院体检或者看病,医生总会让咱做个血常规检查。可别小瞧了这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检查,它有时候就像一个隐藏的 “癌症探测器”,能悄悄透露癌症的信号 。
1. 白细胞的异常变化
白细胞,那可是身体里的免疫小卫士,对维持正常免疫力起着关键作用。它的正常值在(4.0~10.0)×109/L。要是白细胞数值异常升高,这时候咱就得小心了,说不定是淋巴瘤、白血病这些疾病在捣乱,还有可能是肝癌、肺癌等晚期实体瘤在搞鬼。反过来,要是白细胞异常降低,那就意味着身体的免疫力变弱了。长期这样,就好像身体的城墙变矮了,感染和患癌的风险都会蹭蹭往上涨 。
2. 血红蛋白的明显变化
红细胞靠着血红蛋白来运输氧气,给身体各个器官组织 “送养分”。红细胞的正常值为(3.8~5.1)x1012/L,血红蛋白正常值男性是 120~160g/L,女性是 110~150g/L。要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降低,一般来说是贫血的表现。但咱可不能掉以轻心,这也有可能是其他癌症在背后搞破坏。比如说胃癌、结肠癌患者,可能因为便血导致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早期,也可能出现贫血症状;还有癌症侵犯骨髓后,会让红细胞生成不足,导致数值降低 。
3. 血小板的反复波动
血小板主要负责凝血,还能给毛细血管 “加油打气”,让血管壁保持完整,它的正常值在 (100~300)×10^9/L 。要是血小板增多,可能是慢性感染、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缺铁性贫血或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引起的。要是血小板减少,那可得警惕血小板破坏增多,或者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等血液疾病,当然,也不排除是肝脾疾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作祟 。
现在被确诊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好多一发现就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但咱得知道,癌症虽然复杂,可咱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还是能把患癌风险降下来的。家人们,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赶紧行动起来吧 !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