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稻田春耕正当时 电力升级保灌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1:30:00    

四月的五常市山河镇,黑土地翻涌着春耕潮。在沿河二队的田间地头,国网五常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施工,对当地的10千伏配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

电网升级再改造 畅通春耕电力“主动脉”

“此次改造将更换大容量的导线和新电杆,同时对15台机井变台进行清扫、检查。改造后,线路的供电能力将全面提升,能更好地满足周边农田的灌溉用电需求。”现场施工负责人钱丙利说,乡亲们再不用担心水泵“罢工”了。

国网五常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检查并清扫10千伏变压器

随着气温回升,黑龙江省的春耕春灌工作全面展开,电力需求迅速增长。作为全国闻名的“稻米之都”,五常市万亩水田正迎来春灌高峰。为确保农业生产用电无忧,国网五常市供电公司积极行动,通过加强电网建设、优化服务举措等方式,全力保障春耕期间灌溉作业的电力供应。

“亚冬会保电一结束,我们的电力施工人员便开赴田间地头,优先对春灌期间可能存在供电能力不足、低电压、“卡脖子”的线路设备实施改造。”国网五常市供电公司副经理王海涛说,截至目前,已完成10千伏及以下线路改造480公里,310台大容量变压器“上岗”,相当于为农田电网换上“强心脏”,供电能力提升30%。

国网五常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检查变压器

服务举措再升级 护航灌溉设备“健康态”

电力春检不留死角。针对去年负荷新高暴露出的隐患,运维人员带着“放大镜”排查设备:2658处线路接点逐一测温,78台重载变压器增容更换,560台设备“洗澡净身”,连电杆旁的1500多棵树障也被“理发”,确保线路通道“清清爽爽”。

前几天,国网五常市供电分公司卫国供电所开展卫国乡西安大队变台春检作业。自清明节前夕,卫国供电所就组织专业人员成立了“春灌保电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对辖区内涉及春灌的供电线路、配电箱、电杆等设施仔细检查,及时消除各类隐患,确保电力设施以最佳状态投入春耕生产。

国网五常市供电分公司卫国供电所工作人员朱海滨和李金宇检查用电负荷

“10日左右就开始插秧了,25日左右插秧就结束了,目前正在浇苗。之前电线有点老化了,卫国供电所的工作人员来得非常及时,现在电使得非常好,让我们及时育上了苗,要不然得拖后好几天。从开始的育苗抽水,机器都是现代化了,灌溉抽水都得用电。”卫国乡农户高强在育秧大棚里一边启动电动抽水泵,一边告诉记者。

以往,传统灌溉方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而且难以精准控制水量,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或灌溉不足的情况。如今,在电力的驱动下,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作物生长阶段等因素,精准调节灌溉水量和时间。农户无须再顶着烈日辛苦劳作,只需通过手机就能轻松掌控整个灌溉过程。

国网五常市供电分公司开展卫国乡西安大队变台春检作业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灌溉设备的稳定运行,国网五常市供电公司组织党员服务队带着万用表、宣传册走进田垄,不仅帮农户排查灌溉线路隐患,还现场讲解“水泵漏电怎么办”“临时用电怎么接”等实用知识。1500余份安全用电手册发到农户手中,田间地头的“电力课堂”成了春耕标配。

“从手机申请到通电,不到3天时间!”山河镇种粮大户李国强看着新接的灌溉线路竖起大拇指。为让农户少跑腿,国网五常供电公司推出“网上办、上门办、就近办”服务,机井用电报装平均7个工作日内办结。各供电所提前与村委会联系,了解春灌计划及用电需求,建立供电服务档案,由台区经理组成春耕春灌服务队,义务提供用电技术指导,全力服务辖区内7539眼机井灌溉用电。同时,建立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组建应急抢修队伍,配足抢修物资和应急发电设备,确保快速响应故障报修,减少农户损失,用实际行动为春耕春灌提供坚强电力保障,助力农业丰收。

国网五常市供电分公司卫国供电所工作人员朱海滨和李金宇上门服务

农网升级再发力确保春耕用电无忧

数据显示,今年春耕以来,国网五常供电公司已为122户农户快速接电,1637千伏安的新增容量如同“及时雨”,滋润着即将插秧的稻田。而近三年7.35亿元的电网投资更显长远眼光——6条66千伏线路新建、8座变电站增容、66条10千伏灌溉线路改造,让“电力血脉”直通田间地头,为“五常大米”的金字招牌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多跑一趟,农户就能少等一天。”国网五常市供电公司副经理王海涛表示,随着春灌全面铺开,29支应急抢修队、3台发电车、32台发电机随时待命,让“电力护航”成为春耕时节最坚实的保障。

田埂上,新立的电杆整齐排列,银线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据悉,国网黑龙江电力今年在哈尔滨地区计划投资7.37亿元,开展农配网改造工程257项,完成10千伏架空线路改造2119.22公里,新建/更换杆塔8705基,改造变台86处,改造低压架空线路344.28公里。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电网可靠性,确保春耕用电无忧。

(图片和视频由国网黑龙江电力提供)

记者 杜清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