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物报】
谷雨刚过
雨前茶都喝上了吗?
雨前茶指谷雨前采制的
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
一般4月底上市
今天,一起来看
唐代人喝茶到底喝得多精细
鎏金小盒子 干啥用的?
千年前的唐代
年度热词里一定会有个“茶”字
因为唐人实在太爱茶了
“兄台,这是往哪里去?”
“吃茶去咯~”
“等等我,我也随你前去!”
只见两个飞天盘旋而来
还有几个束髻的驾鹤仙人
远远跟上
生怕错过品茶盛会
展翅飞翔的仙鹤
朵朵祥云为他们做伴
一幅充满生趣的赴茶宴画卷
舒展开来
被唐代工匠定格在一件小盒子上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
盒子纯银质地,纹饰鎏金
锤击成型
这件制作精巧的银盒
正是唐人用来筛茶的茶罗
唐代茶罗绝大部分为竹木制作
难以保存,此前从未出土
法门寺出土的这件茶罗为金银制作
弥足珍贵
茶罗如何使用?
陆羽《茶经》记载
“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
粗否细否
都要经过茶罗的“精选”
碾碎的茶末倒入茶罗
前后轻摇
只有经过罗网的网眼
才算完成“过筛”这道终极筛选
较粗的梗留在了罗网上
粟米大小的茶末簌簌坠落
被收集、贮藏好后
待与水融合
舒展成霞
千年大唐茶道再现
茶罗用在吃茶的第几步?
唐人品茶
喝的就是一个“讲究”
茶汤入口之前
要经过十分烦琐的工序
终能温润适口、茶香四溢
(横屏看唐代吃茶流程)
第一步:炙茶
将茶饼从储茶银笼之中取出
用炭火烘烤使茶饼干燥并增加茶香
△点击阅读:文博日历丨唐代“存茶罐”长啥样?
第二步:碾茶
待茶饼冷却后
用茶碾将其碾成粉末状
第三步:罗茶
也就是上文介绍的
将碾碎的茶末筛选过滤的过程
第四步至第六步:煮茶
水一沸调盐:加入适量食盐用于提香
水二沸投茶:舀水一瓢,用茶勺搅拌沸水,茶末投入水中心
水三沸育华:将舀出的水倒入止沸,以育其华
△点击阅读:文博日历丨唐代版“围炉煮茶”为何有点儿咸?
最后一步:酌茶
将煮好的茶
分到茶碗中品饮
△点击阅读:文博日历丨透明茶具,透出唐代“极简风”
每一缕茶雾缥缈
每一抹茶氲浮动
都是时间与匠心的凝聚
唐人所追慕的茶趣
千年后仍在回荡
来源丨央视新闻客户端特别鸣谢丨法门寺博物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陕西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编辑:雪晓楠
校对:钱炳彰
审核:耿 坤 续红明
监制:赵嘉斌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本文来自【中国文物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