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教育强国建设引领职教发展新高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7:10:00    

今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对标规划纲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质量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而言,必须以规划纲要为引领,将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现育人成效的新高度

规划纲要提出“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职业教育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首先,要坚持用新思想引领,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开足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思政课程,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理念、理论认同。其次,要在产教融合的大场景中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深刻认识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政府、行业、企业、社会资源深化育人资源和体系建设,增强育人效果。再次,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和立德树人机制建设的全面领导。“突出德育、改进智育、强化体育、补足美育、加强劳动教育”,努力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培养根本任务落实到位,实现职业教育育人成效的新高度。

推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

实现体系建设的新高度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基本办学定位,区分综合性、特色化基本方向,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这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培养方向,有利于高等职业学校聚焦培养目标定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结构化、“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丰富实践性教学和职业训练,加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在新的分类框架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一大批以培养高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本科大学,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高度。

优化实施“双高计划”

实现内涵建设的新高度

规划纲要把“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作为重要建设内容,强调“优化实施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这不仅给“双高计划”第二期乃至第三期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学校要坚持需求导向,以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发展、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为使命,优化专业和专业群结构,增强发展适配性;要坚持产教融合,建立健全产教和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合作”机制,更好地推动“双高计划”在产教融合上创平台、深合作、强融合、见实效;要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师、教材、实习实训改革,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深化以专业为统领的育人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本领,加强就业创业机制建设,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新高度。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

实现层次提升的新高度

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同时提出要“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要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对于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高层次和品质的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积极意义。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的“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指示要求落实到位,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贯彻到位;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自身力量,进一步改善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办学投入、加强内涵建设,使更多高等职业学校成功升格为职业本科大学。在此基础上,加强职业本科教育标准制度建设,加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职教本科新专业,加快新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加强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规律探索和成果培育,为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而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层次提升的新高度。

践行教随产出产教同行

实现对外开放的新高度

规划纲要用重要篇幅部署了“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的具体要求,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是重大挑战,更是重要机遇,职业教育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极有可能后来居上、走在前列。2024年我国召开了第二次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发布了《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天津共识——32国部长宣言》,搭建了中国引领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平台和舞台。经过几年的努力,伴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践行“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理念,以鲁班工坊、丝路学院等为代表的职教品牌已走向世界并初见成效。根据规划纲要要求,职业教育界同仁继续发力,努力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制度建设、机制建设、标准建设、海外办学机构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发力,一定会在教育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实现发展新高度。

(作者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分会理事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5日 第05版

作者:周建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