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十一局集团承建的青岛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2标段03工区迎来行业观摩热潮。这场汇聚十余家施工单位的技术交流活动,将正阳东路站这颗"地铁明珠"背后的建造密码徐徐展开。作为青岛地铁集团班组建设示范样板,该车站以"不渗不漏、内实外美"的卓越品质,生动诠释了高性能混凝土装饰工艺的极致应用。
工程概览:城市动脉上的匠心之作
青岛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自海西村站起笔,沿城市脉络向东延展16.3公里,终至前金社区站。线路三次跨越河道,两次穿越铁路动脉,在正阳东路站绘就最精彩的笔触。这座镶嵌在城市肌理中的车站,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建筑艺术的具象表达。
班组革新:智慧管理解锁效能密码
项目团队以"一包双进三环四管五有"标准化体系为纲,编织出班组管理的精密网络。"双进人员"化身信息枢纽,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管理矩阵,让施工指令如臂使指。创新推行的"双向四管"模式,打破管理层与作业层的传统界限,经验反馈直通决策层,问题处置不过夜,施工效率提升30%以上。
常态化开展的复盘会如同智慧熔炉,将施工经验淬炼成可复制的标准流程。从可移动钢结构楼梯的发明应用,到侧墙模板工艺革新,一线工人的创新智慧如星火燎原。仅新型楼梯一项创新,便节约直接成本2万余元,其推广价值更在全局产生裂变效应。
技术攻坚:雕琢毫米级的工程美学
面对地下工程渗漏顽疾,项目部以科技创新给出完美答卷。定制不锈钢模板取代传统钢模,配合纳米级脱模剂喷涂工艺,打造出镜面般光滑的混凝土表面。独创的"三通道合一"下料系统,将振捣、观测、下料流程无缝衔接,混凝土密实度提升至98%以上。
智能养护系统为工程质量再上保险,36小时带模养护配合恒温恒湿环境控制,将混凝土裂缝风险降至最低。项目团队独创的"五维质检法",从原材料检测到成型养护,构建起全周期质量防控体系,确保每块构件都是精品。
质量信仰:铸就传世工程的匠心承诺
"建不朽工程,不当历史罪人"的质量誓言,镌刻在每个建设者的心中。项目部独创"质量意识沉浸式教育",通过VR技术还原工程全生命周期,让质量意识渗入每个施工细节。从-20℃低温环境下的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到0.1毫米的精度校准,工匠们用极致追求诠释着基建强国的精神内核。
当观摩团成员惊叹于侧墙如镜的观感质量,当同行专家赞叹创新工法的巧妙构思,青岛地铁9号线正以精工之道,重新定义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标准。这座承载着匠心与创新的地标工程,必将成为新时代基建领域的璀璨明珠,照亮中国地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刘丽祖)
推广